每年死亡近100万人,慢阻肺究竟是什么病?如何预防慢阻肺?
2021年11月17日是第20个“世界慢阻肺日”,今年的主题是“健康呼吸,无与伦比”。
世界卫生组织预计未来慢阻肺将位居世界疾病经济负担第5位,因此把每年11月第三周的周三定为世界慢阻肺日。其宗旨是帮助人们提高对慢阻肺的认识,改善慢阻肺诊断不足和治疗不力的现状。
国务院印发的《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也提出:要大幅提高居民的慢阻肺知晓率,加强慢阻肺的早期筛查,注意预防急性加重,提高基层慢阻肺防控能力。
慢阻肺究竟是什么病?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英文简称“COPD”,就是人们常说的慢性支气管炎和肺气肿,主要症状为长时间咳嗽、咳痰以及气短,是慢性支气管炎和肺气肿的总称。
我国慢阻肺总患病人数约1亿人。60岁以上人群患病率超过27%,意味着在中国,约每4个老年人就有1个慢阻肺患者。
慢阻肺具有高患病率、高致残率、高病死率的特点,患病周期长、反复急性加重、有多种合并症,严重影响中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沉重的医疗负担。
而据全球疾病负担研究2017数据显示,我国慢阻肺死亡人数居全球首位,每年死亡近100万人,仅次于心脑血管病和癌症,给社会和患者带来了沉重的负担。
哪些情况可能导致慢阻肺?
吸烟或被动吸入二手烟
烟草烟雾中含有7000种以上的化学物质,对人体有害的成分几百种。这些有害成分相互组合成颗粒物:>10pm的是我们看到的烟雾,可以沉积在口咽部;而<2.5pm颗粒物可以自由进入我们的呼吸系统;0-5pm的颗粒物可以沉积在我们的大大小小的气管、支气管、毛细支气管、肺泡内,并且<2.5pm的通过肺泡的血气交换进入血液,播撒到全身任何组织与器官。
当我们的支气管、毛细支气管、肺泡长年累月地被这些有害颗粒与气体侵蚀,怎么可能会不坏?
早期,肺部为了反抗这些“有毒颗粒或气体”侵略,采取咳嗽咳痰的办法,后来肺泡、细支气管被侵蚀的失去弹性,气体进出困难,我们会感觉到气短、呼吸不畅。如果直到呼吸困难才去看病,可能为时已晚。
做饭燃料所产生的烟雾和烹调的油烟
对于中国男性来说,慢阻肺95%以上是吸烟引起的,罹患慢阻肺可以说是花钱买的!但对于中国女性来说,大部分是因为吸入燃烧柴草等燃料所产生的烟雾和烹调的油烟导致的。当然,她们也是二手烟的受害者,中国女性罹患慢阻肺,可以说是为家庭做贡献而牺牲自己身体造成的。
空气污染与高粉尘环境
除了吸烟以外,“有毒颗粒或气体”还来源于空气污染、雾霾沙尘暴。有些职业处于高粉尘环境,比如煤矿工人,还有大量在水泥、硅砂、陶瓷、冶炼等行业的从业人员等等,也是慢阻肺的原因之一。
此外,饲养宠物也是不能忽视的原因。猫、狗的蜕皮、脱毛、身上寄生的螨虫、排泄物、饲料以及共生的真菌等等,都会形成气溶胶,污染室内空气。这在发达国家和地区尤为突出。
年龄等其他生理因素
慢阻肺的成因,除了“有毒颗粒或气体”外,还有随着年龄增加肺功能的自然退化导致的支气管哮喘等,以及遗传因素、其他接触性感染等,但这些相对于吸烟来说,都是比较少的诱因。
慢阻肺人群正在成为高危人群
不管任何因素导致的慢阻肺,一旦出现症状,都是不可逆持续存在的。慢阻肺出现一般会有以下几种症状:
1.慢性咳嗽;2.咳痰;3.呼吸困难、气短;4.喘息和胸闷
早期的咳嗽咳痰是人体自我保护反应,提醒我们及早脱离危险因素——比如戒烟、注意饲养宠物的环境卫生,最好放弃饲养宠物等,这时是最佳的预防和治疗阶段。千万不要认为:小小的咳嗽咳痰只是一时的嗓子不舒服!没大碍!
预防慢阻肺的三大方法
1、关注早期咳嗽、咳痰的症状,加强疾病防治筛查意识,定期进行肺功能检查可以最早将慢肺扼杀在摇篮中。
尤其是以下这四类人:
A. 长期吸烟的人。
B. 有长期咳嗽、咳痰、喘息等症状的人。
C.经常接触污染气体、粉尘的人。
D.已经在医院确诊慢性呼吸道疾病的患者。
2、如果出现症状,一定要谨遵医嘱,长期按时按量服用药物,这样可以有效改善症状、一定程度改善肺功能,而且可以延缓疾病的进展和并发症的出现。
3、平时需要注意增强抵抗力和加强锻炼。合理饮食和营养也很重要。正气存内,邪不可干,身体底子牢固了,慢阻肺就很难急性发作了。
冬季对于慢阻肺患者来说是最难熬的季节,受到气温变化影响,患者往往易出现急性加重症状,甚至可能危及生命,因此慢阻肺患者一定要坚持长期的规范化治疗,才能减少急性加重的发生,安全过冬。
关注健康知识,预防疾病发生,守护家人健康。请动动手指,多多转给需要的人吧。